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低分子肝素制剂对于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抗凝剂来预防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收集应用不同药物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26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A组),26例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浆D-二聚体值(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DVT)、药物注射部位皮下出血例数、牙龈出血例数。结果:对2组IACS-10759说明书患者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得出A组有3例发生DVT,DVT发生率为11.54%;B组有2例发生DVT,DVT发生率为7.69%,两组患者DVT的non-invasive biomarkers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例数为3例,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1.54%,B组患者中有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例数为10例,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8.46%,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牙龈出血的例数为5例,牙龈出血发生率为19.23%,B组有12例,牙龈出血发生率为46.15%,两组牙龈血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selleck MK-1775与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无明显差异,2.但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导致患者药物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牙龈出血的风险比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高,因此低分子肝素钙相比低分子肝素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